鹦鹉的中文别称为什么叫鹦哥?
一、鹦哥:
鹦鹉的中文别称,我国自古有之,主要流行以雄鸟称之,《词源》卷十一中有注解为证。此外,我国还有“鹦哥子”“八哥子”“鹦鹊”“羽禽”“鹉”等名。
二、波斯鸟:
“波斯鸟”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其来历是因为人们认为鹦鹉是从“波斯国”传入我国的缘故。其实不然,“波斯国”是鹦鹉的原产地之一,我国自商周时起,南方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均有分布。真正传自“波斯国”的鹦鹉并不多见,仅两种,即:虎皮鹦鹉和玄凤鹦鹉,属小鹦鹉类。
三、洋八哥:
主要流行于武汉及其附近地区,并流传到湖南、福建、江西等省的一些城市。如武汉的“天禽园”,园主以饲养八哥、鹩哥(也称白头鸟)、鹦鹉为多,故该园饲养的鹦鹉多以“洋八哥”称之。“八哥”是流行于我国中部一些地区的家禽,属椋鸟类,体长约25厘米,全身乌黑发亮,胸部有白色斑点。
四、八哥:
“八哥”也是流“八哥”也是流行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鸟类宠物,因该鸟喜站在高处鸣叫,鸣声清晰,且反复重复八遍,故名。“八哥”喜好模仿人语,但仅能说一些简单的单词,并不及鹦鹉。
五、“小八哥”:
是流行于南京郊区和镇江地区对鹦鹉的叫法,如红领绿鹦鹉、玄凤鹦鹉、亚马逊鹦鹉等。
六、“洋凤儿”:
流行于北京及其毗邻地区。北京人称鸳鸯为“凤儿”,因此把形状近似的鹦鹉称之为“洋凤儿”,后来也简称为“凤儿”。
七、“老和尚”:
流行于云南昆明地区。昆明人酷爱养鸟,其俗:喜养八哥称之为什么为什么“老和尚”。这种鹦鹉头部鲜红,犹如老和尚头顶的发髻,因该鹦鹉不善鸣啭,故被称之。其实是一祥,故北京人把体长20厘米左右的鹦鹉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