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乌龟不吃东西是什么?

凤梓俊凤梓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龟属于变温动物,除了少数的龟类冬眠外,多数龟类在冬季是静息潜伏在湿冷的池塘或浅水中冬眠的。但冬眠期的长短,与环境的温度有密切关系。当外界环境气温较高时,龟的冬眠期就会相对缩短;反之,当外界环境气温较低时,龟的冬眠期就会相应地延长。

有的龟个体由于体质、或病的不同,不冬眠。如黄喉拟水龟、四眼斑龟、眼斑龟、东方龟等。

国外一些饲养场,每年10~11月份,当气温下降到100F以下时,便对贝类饲养场进行严格消毒,然后将龟放在室外低温培养,使龟逐渐适应外界低温的环境,冬天就无须冬眠。但是,这种做法因为违背了龟的生长规律,所以不久就放弃了。

龟冬眠期间,精神萎靡,行动迟缓。偶尔离开水,爬到陆地上晒太阳,而且也不喜欢吃东西,以植物叶片和植物枝芽等为食。到了翌年4月气温升高,逐渐恢复正常食欲,但食量不大,不吃也不排便,这时龟体温会逐渐上升,活动增加,食欲也逐渐加强,5~10天后恢复正常食量。

从龟的第1次喂食到再次禁食,大约需要20~25天,直到9月份天气转凉为止。这期间,从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由于进食少,绝大部分龟排便也很少。但也有一些龟排便次数较多,这是由于个体的大小不一、喂食的比例不同所致。

4月底以后,天气逐渐转暖,龟食欲逐渐增强,食量较2月、3月份增加。5月份体温上升到与气温同样高,活动增强,但食量不大,仍不吃食。6月进食量开始增大,到了7~8月食欲达到最高峰,8月以后又逐渐减少。9月份开始禁食,直至10月份天气转凉,食欲逐渐增强,11月恢复食量。

上述只是正常的食量,其实龟的进食量与它的身体状况、天气、环境及饲养者管理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因为龟类的肛门紧靠尿生殖孔,排泄后必须再吃食物才能修补肠胃。

所以,每次排便后必须吃食物,食物要满足它在短时间内的食量,如果缺食,排大便数天后才能恢复正常食量,身体就会消瘦,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另外,在夏天(5~8月份)食物容易变坏,为了保健,尽量不要喂鱼类、肉类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高蛋白的食物腐败速度快),特别是虾和肉类,即使煮熟捞出来,放在冰水里,1小时以后也会发霉,产生大量细菌,易使龟生病。特别是肠炎生病,大部分都是由于食物腐败变质引起的。

龟类(特别是水龟类)和鸟类一样属于早繁动物,怀孕率高达50%以上,饲养者千万不要近亲繁殖,否则,在遗传和生长方面会出现性状退化,如体型异常,四肢、头部畸形,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差,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力减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