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能喝水是怎么回事?

封昭文封昭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如果喝水多,排泄多(尿量和粪便量),身体没有明显的浮肿和体重增加,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 人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来自饮水,也就是直接喝进去的水。食物中也含有水,如蔬菜中含有50%—90%的水,水果中含有70%左右的水。体内水分的消耗主要是通过出汗、呼吸、排便等途径。 如果一个人每天的饮水量为2000毫升(相当于4瓶矿泉水),而通过排汗或大小便只能排除300毫升(相当于6瓶矿泉水),那么还有1700毫升(相当于35瓶矿泉水)通过血液带到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中去。当然,皮肤也会蒸发部分水分到空气中,不过这部分水量很小。 这1700毫升水是怎么分配到各器官组织的呢? 首先是补充细胞内液,每克细胞只需水2.5毫升即可维持正常功能,多余的部分则形成了细胞外液,分布于细胞间。

其次,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把营养物输送到细胞内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作为溶剂。 最后,通过肾小球、肾小管的形式将身体废物过滤去除。这一过程也需要大量的水参与。 所以,只要身体没有其他不适,多喝水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喝水太多,可能引起水中毒。这主要是因为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为了平衡电荷,需要补充水分,若是短时间内补充过多,可能导致细胞水肿,人就会感觉到头晕、恶心。一般来说,每次喝水不要超过200毫升。

仰曼佳仰曼佳优质答主

饮水量的多少,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温度、湿度、运动、饮食等,个体的饮水量存在很大差别,并无严格的标准。人体在运动或进食之后,饮水多,排尿也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在饮水不多的情况下,尿量特别多,尤其是出现夜间尿量增多,要考虑病理性因素,如尿崩症或糖尿病。

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ADH)的产生和分泌减少所致,后者是由于肾小管对正常数量ADH不反应或反应不完全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患者往往夜间排尿增多,可有脱水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尿液渗透压明显降低。由于患者饮水量过多而引起水中毒者,可有血压升高、恶心等表现。治疗上主要是增加饮水,补足液体丢失,减少尿量。对于有明显低钠血症者,可静脉输注高渗盐水以纠正。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导致部分糖从尿中排出,起到渗透性利尿的作用,也会出现多饮多尿的情况。此类患者可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糖尿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并控制饮食来维持血糖平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