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崽为什么得病?

占舒莉占舒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般来说,犬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一般是出生后一月内,发病率56%,一月龄至两月龄内,发病率达30%,其他为意外致病,年老体弱和繁殖后过度疲劳等原因。这就是大部分犬在出生后两月内容易反复生病的主要原因,因为犬类的免疫能力在两月龄后发育比较完全,能够比较好的抵抗病毒入侵。那么小犬的抵抗力为什么这么差呢?

1、幼犬的生理原因

犬类属于肉食动物,在食性上和人是有很大区别的,犬类的肠道为扁平状,而且比较短,缺乏许多消化酶,只能消化高蛋白的食物,淀粉和纤维素只能少量消化。

犬类的肠粘膜发育不完善,在出生后45天内都不完善,易漏。在一个月龄内,小犬的胃肠道还不能及时吸收乳糖,乳糖积累在胃肠道中容易滋生细菌繁殖,从而继发胃肠道炎症,引起拉稀等,这样就造成小犬的消化系统极易发病。

当小犬食欲不好时,饮水量也很少,再加上拉稀,小犬极易脱水,而脱水则导致机体电解质混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损害呼吸,泌尿,循环和神经等系统功能,所以犬在小龄时易出现全身性疾病。

幼犬在出生后1个月之内,其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健全,母源抗体也急剧下降,所以自身免疫力十分低下,极易被外界病原微生物所侵害。

2、饲养因素

目前绝大多数饲喂小犬的“狗奶”都是由奶粉,鱼肝油和钙粉组成,不符合肉食动物生理要求,容易导致犬肠道菌群严重紊乱,肠壁变薄,继发细菌繁殖和感染。另外许多饲喂“狗奶”的犬不能及时喂水,也容易导致胃肠内毒素大量积累,导致脱水,影响器官功能,发生拉稀和呕吐后,机体营养和水电解质丢失严重,因此临床治疗时见效慢,治疗周期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