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的大便稀的怎么回事?
小儿腹泻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9月份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在这段时间里,罹患腹泻病的小儿中,80%以上是由于肠道感染所引起的,称之为“感染性腹泻”。感染源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中以病毒最为常见。导致发病的原因有小儿的肠道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不成熟,肠道消化酶活力低下,导致肠道和全身的防御功能均较弱,容易被外界的病原体所侵袭等。
在感染性腹泻中,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据我国1993-1996年间的全国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每年在5-9月份婴幼儿患腹泻病的比例达50%,轻型腹泻占87%,重型腹泻仅占13%。在所有的病原体中,最为凶险的是由“产毒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细菌性痢疾”等。而多数患儿仅表现为一般的腹泻,排“黄、稀、水样”大便,一天3-5次。
轻型腹泻的治疗不需用药
对一般的轻型腹泻,不需要使用抗菌素等药物的治疗。主要采取加强护理、注意饮食、预防脱水,以及脱水后的补液等措施。轻型腹泻时,小儿的一般情况(如体温、精神、食欲等)良好,排便一天3-5次,量中等,大便呈“黄、稀、水样”外观。轻型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是喂养不当和肠道内病毒、或不致病菌的感染。由于轻型腹泻时,患儿没有明显的脱水症状,所以治疗时,最易被家长所轻视。但是,如果治疗不当,则极有可能转变为“重型腹泻”。特别是发生在夏天(6-9月份)的轻型腹泻,更要提高警惕。
轻型腹泻的治疗要点是:
加强护理:要注意保持小儿的肛周清洁干爽;如果腹胀,可进行腹部的顺时针按摩10-15分钟;要注意小儿的衣着增减,少出汗等。
注意饮食: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如果人工喂养,则可用“米汤”冲调奶粉,以降低其浓度(水量增加一倍),减少肠道的负担。
预防脱水:可按小儿的体重(公斤)数×20-40毫升,一次给予“口服补液盐水”,间隔2分钟;也可喂鲜果汁、糖盐水等,以防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