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打粉病最佳方法是什么意思?
柑橘是深受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部分橘园缺乏科学的管理,致使柑橘病害发生严重,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流胶病和沙田桔粉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
沙田桔粉病又称黑点病或疮痂病,发生普遍而且危害严重。防治不及时受害率达40%以上。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新梢也能受害。叶片发病初在正面出现隆起的黄色小斑点,后变圆形或稍不整齐。古铜色病斑,边缘突起,中央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粉状物,叶背产生白色、灰绿色凸起斑块,木栓化后则转成黑褐色,造成叶片扭曲、粗糙,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功能和呼吸作用。果实发病多在幼果期(落花后15天左右至5月底前),初为褐色圆形隆起的斑点,木质化后变黑褐色,表面产生白色粉物,导致幼果畸形,降低产量和品质。
一、发病原因
(1)果园间作高杆作物和种植过重,园内光照严重不足,通风不良,温湿度较高,且与粉病寄主植物(如桃、李树等)相混杂,易诱发此病。据近年来调查,橘园混栽桃李的园,粉病发生严重。
(2)冬季清园不彻底,对菌源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治,也是造成发生发生病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3)春梢抽发期间(3—5月),一般降雨次数多,且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加上降雨时气温逐渐升高,十分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4)桔园管理不当,树体生长势弱,抗性差,也是造成粉病严重发生的原因。
二、防治措施
(1)园内不种植高杆作物,不宜与李、桃等寄主植物混植,适当稀植,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培育壮树,增强其抗病能力。结果树采果后,及时施好采果肥(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加过磷酸钙30—50公斤),并叶面喷施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恢复树势,提高抗病力。春季发芽前喷洒波美3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
(4)药剂防治。春、夏两季每次新梢萌发2—3毫米时,即喷第1次杀菌剂,隔10—15天再喷1次,连喷2—3次即终止嫩梢的喷药。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石灰1—6波美度,硫酸铜0.5—0.7波美度,展着剂0.3%);或5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或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20%粉锈宁5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