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斗鱼要怎么养?
叉尾斗鱼的生长条件
想要养好叉尾斗鱼,水温很重要。因为叉尾斗鱼普遍喜暖怕冷,对温度的要求是30℃左右,所以饲养容器应该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塑料盆。在夏天,天气不是很热时,可以将叉尾斗鱼放在朝南的阳台上,接受半天光照。夏天天气较热时,可以将叉尾斗鱼放在室内,也可以适当接受散射光。
叉尾斗鱼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4~28℃,所以,用自来水喂养斗鱼时,必须静置5天以上。也可以用温热带金鱼的养鱼老水。给叉尾斗鱼喂养的水,水位大约在6厘米为好,不可过高。叉尾斗鱼的食物有活饲料和干饲料。活饲料主要是孑孓、水蚤、红虫(水蚯蚓)等。如果没有活饲料,可以喂专用的斗鱼粮等干饲料。一般每星期喂1次红虫,喂到八九成饱为止,其余时间喂干饲料,喂食量为2~3粒。喂食时要将食物投放在水面。每天喂食1次。为了促进水质老化,可以不吸污或少吸污,以促进生虫。每隔10天,可以将鱼移到盛有老水的容器中,老水的量要大些,大约为新水的1.5倍,让叉尾斗鱼饱吃一顿,然后再将其转入饲养容器。
叉尾斗鱼的日常护理
喂养叉尾斗鱼,每隔五天可以换一次水,也可以每隔一至两周,换掉1/2的水。饲养容器的底砂上如有脏物,可以用虹管吸污器进行清理。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放有莲花的叶子(并蒂莲的叶子),可以放在30℃以下的室内,但须通风凉快。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空调。冬天应放在朝南房间的朝南窗台上,并用30瓦灯泡加温。保持容器内的温度在20℃以上。
叉尾斗鱼患病的处理
叉尾斗鱼常见病是水霉病和烂鳍病。水霉病是接触了携带水霉菌的鱼引起。患病的叉尾斗鱼鳍条上或鳍膜上,长有白色棉花状的水霉菌,应及时进行治疗。烂鳍病是水质恶化引起,患病斗鱼的鳍条末端变白,鳍条腐烂折断,应及时进行治疗。水霉病和烂鳍病都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治疗。患病的斗鱼可以放在15℃以下的凉水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