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驱虫药能连着吃吗?
我们需要明白体内外驱虫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样才能了解驱虫药的服用方法是否正确。 内驱(蛔目)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在消化道壁的细胞中,通过酶作用逐步释放出来,最后杀死寄生虫。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药效。而外驱(鞭目)药物主要是抑制寄生虫对胆碱酯酶的吸收,从而减少神经冲动的传递,使寄生虫不能正常运动,在虫体内部发生混乱,最终导致寄生虫死亡。这两种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服下一种。否则易产生抗药性,影响效果。
我们日常所说的驱虫药一般是指体内驱虫药,少数指体外驱虫药。临床上常用的体内驱虫药有阿苯达唑、甲硝唑等,这些药物都具有杀灭寄生虫的功效。而常见的体外驱虫药主要为驱虫剂和除虫剂两种。前者主要作用于成虫期,抑制寄生虫对胆碱酯酶的吸收,阻断神经冲动传递,导致其运动障碍,窒息而死;后者主要针对幼虫期,通过刺激皮肤腺体分泌,从而杀死侵入皮肤的蠕形螨、蚤类、虱子和钩虫等。
无论使用什么成分或者哪种剂型的驱虫药,都需要严格根据宠物的体重来服用。一般来说,成年犬每天服用一次,每次1-2片,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犬每日1次,1片;年龄大于3个月且体重超过10斤的中型犬,每日1次,2片;体重超过20斤的巨型犬,每日1次,2~3片。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驱虫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阿米泊韦和替诺福韦,因为其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如果狗狗感染病毒再服用,则达不到最佳驱虫效果。同时也要注意不同驱虫药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重复用药引起中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