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喷药舔了会不会?
狗狗对药物的毒性反应,不像人类那么敏感,许多药物对人类造成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时,在狗身上可能只是造成了轻微的反应,甚至是没有反应。 但并不是说所有药物都对狗没有危害。有一些药物会对犬造成伤害,但动物实验又表明这些药物在人医上使用是安全的,这就使得一些宠物主人对药物的安全性产生了误判。 还有些药物对人体无害,对动物也可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却可以导致过敏,使机体产生一些抗体,如果之后再次接触这种药物可能会造成急性过敏症状出现,如全身发红、发痒,出现皮疹,甚至是呼吸困难等。
药物是否会对犬构成威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药物本身;二是宠物个体的敏感性。
首先,我们来说说药物本身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药物都会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对于犬来说,肝脏代谢的主要药物有苯巴比妥类(如安眠灵)、巴比妥类等。而肾脏排毒的主要药物有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类(如土霉素)以及氯霉素等。 如果给犬注射这些药物,应该注意避免让药物滞留于体内,影响肝、肾的功能。 如果要给犬服用药品,最好能根据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以中药为例,通常1公斤体重的猫咪服用5克的中药,1公斤体重的狗子服用4.5克的中药,这样的给药方式相对较安全。而如果要用人的用量来估算,那必须要把人的用量除以2作为猫咪的用药量,把人的用药量乘以1.5作为狗子的用药量。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宠物个体的敏感性这个问题。 所谓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就是指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抗体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下,激活补体系统,从而产生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 其实,除了过敏反应外,有许多药物都可以引起中毒反应。例如抗生素中的青霉素、链霉素;抗病毒药中的吗啉双胍(病毒唑);抗寄生虫药中的阿苯达唑;镇静催眠药中的水合氯醛;解热镇痛药中的氨基比林……
这些药物如果大量应用或者用于不适合的应用领域,都可能导致药物中毒问题的出现。 对于已经确定由于服药导致的胃肠不适,建议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必要时需要清洗胃肠道。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比处方药高很多,因为非处方药的品种多,使用范围广泛,所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难控制,而一旦产生了不良影响,后果也比较严重。在使用非处方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而那些被贴上了“OTC”标签的药品其实是很厉害的,它们不仅直接作用于人体器官,而且有的还直接参与了人体的激素调节过程。 所以,即便是使用了很长时间的“OTC”药,也不要以为就不会出什么问题,还是要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注意用药时间才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