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大便出血怎么治疗?
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疾病,比如:痔疮、肛瘘、肛门炎性息肉、结肠炎等。其中痔疮出血较为常见, 痔疮的病因是由于肛门附近静脉回流不畅,导致血液淤积成痔核,一旦加重,出现脱出。在排便时受到粪便挤压,容易破损出血;而肛瘘由于感染导致肛周脓肿形成,脓液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也可以引起便血。 那么如果出现便血,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注意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其次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防止发生便秘。对于久治不愈的便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确诊为痔疮所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九华痔疮栓、肛泰栓等药物。如果是内痔伴有水肿或者血栓,可以进行注射治疗,或者是外敷祛毒消炎止痛膏药,如云南白药、芙蓉霜等。 如果诊断明确为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应及时切除息肉组织,同时做病理化验,明确息肉的性质。 对于炎症性的息肉,可以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肿瘤引起的息肉,应当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总之,一旦出现便血,不要忽视,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后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