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出水怎么回事?
鼻腔分泌的鼻涕由鼻粘膜持续不断地从泪腺管排出,通过鼻咽部下咽至大肠中,最后被氧化分解,成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如果这种机制出现故障,鼻涕就会积留在鼻咽处,甚至流出鼻腔外。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流清涕”或“淌鼻涕”,大多属于生理性的,如遇到寒冷刺激就容易发生。这时除了注意身体的保暖,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以增强抵抗力外,还应注意清洗鼻腔,将鼻道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因为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鼻涕,它容易凝结成块,进而阻塞鼻孔,影响通气。这些分泌物还是细菌、病毒的寄生场所,不及时清理还会造成感染。
有些人在流鼻涕的时候还伴有咳嗽,这主要是因为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吸入空中的灰尘颗粒,对呼吸道有一定刺激,因此会诱发反射性咳嗽。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地清除鼻涕。
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纸巾擦拭的同时,一定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鼻腔黏膜;也不要经常用刺激性气味较强的纸、布等物擦鼻,这样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还应尽量保持环境的清洁,减少吸人污染的空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不要用手随便抠抹鼻孔,以防鼻道感染。 如果经常出现流清涕的现象,则应进一步查明原因,看看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如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