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为什么会吐白色虫子?
这白虫是寄生虫,但并不在胃里 这种寄生虫叫做绦虫病,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蛔目的蛔虫近亲。和蛔目其他成员一样,异尖虫也有成虫期和幼虫期。当它发育到成虫阶段时,会在消化道内钻出一个洞,钻过胆道或者肠道的屏障进入体内。 由于胃肠道里存在胃酸、蛋白酶等各种消化液,这些对虫体是有杀伤作用的。大部分异尖虫不能在肠道内存活下来并被消化的液相溶解。少部分能存活的异尖虫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变成幼虫形态,开始幼虫期的活动。此时幼虫寻找缝隙钻出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后在全身各处到处游走。当它们抵达大脑或者眼睛附近时,如果周围环境条件合适,可以在这里繁殖新的幼虫,并继续向下迁移至消化道。而一旦到了消化道,上述过程将再次上演,最后导致成虫寄生在那里(图1)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异尖虫属寄生虫,但是它的主要中间宿主——老鼠——却是以吞食它的方式来获取食物。也就是说,人吃进含有异尖虫的食物后,它是直接被整体摄入胃肠道内的。这种情况下,虫体表面的毛刷状结构就可能粘附于胃肠道壁,进而沿着消化道向下移动。虫体还可以分泌抗酸物质,保护其免受胃酸侵袭,并在遇到消化液时及时地关闭吸口,防止内容物流出(图2) 所以啊,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在其消化道内发现虫体。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吃了未煮熟的带有虫卵的食物或吸入了带有虫体的灰尘颗粒等,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至于题主说的猫猫呕吐出虫,我觉得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异尖虫在消化道内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四处游走导致一些虫体组织暴露而被消化液腐蚀;另一种可能是有些异尖虫在碰到消化液时会立即释放一种毒素,使自身暂时脱离危险场所而待机体抵抗力下降后再行侵入。无论怎样,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动物本身带有虫体,并且其在胃肠道中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虫体聚集。
对于异尖虫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采取化学药物杀灭虫体或抑制虫体活动。使用较广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abametapir)、氯喹(chloroquine)、左旋咪唑(levamisole)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其中阿苯达唑是一种新型的广谱驱虫药,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最显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该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