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喝水不爱小便?

韦港冬韦港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得分开看,先分清是不是真的“不爱小便”。 正常人一天尿量在1500ml左右,如果饮水量够,排出的尿液应该比较多。但如果不爱小便,其实是指尿量偏少,可能没到1500ml,甚至更少。 如果真的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能是水喝少了,或者身体存在一些影响排尿的疾病,需要及时增加饮水量,并检查是否存在疾病因素。

而题主所说的“明明吃了饭,喝了水,为什么不到半天就马上该上厕所了呀?” 首先应该注意,自己是否有尿不尽、尿线细、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其次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液颜色是否深黄、有异味;最后可以自测,通过尿检了解自身情况——如果存在以上问题,最好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后再做应对。

不过,从描述中可以看出,题主似乎并不是真的“不爱小便”——“多的时候可以达到6次/天”,说明正常的尿频现象。所以,或许你可以关注自己的饮水量和排便规律,判断是否有大便干燥、排便费力等问题(粪便干结会导致便秘),如果有,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同时配合适量运动,改善症状。

除了喝水,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来补充水分,增强排尿,如橙子、柚子、梨子、苹果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水果中含有大量糖分,不适合吃太多,以免引起高血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多吃西瓜,因为瓜类食品所含水分较多,摄入后难以排出体外,容易加大肾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如果是因天气炎热出汗多导致体内缺水,可以通过少量多次饮用的方法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饮用太多,也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电解质紊乱。

禹灵韵禹灵韵优质答主

1、人体的排尿次数与所喝的水量不成正比

每天喝水量不足的话,尿量会减少且颜色呈现深茶色。每天大量的喝水,尿量会增加且颜色变淡,甚至呈现无色透明。大多数成年人每天小便4~5次左右,喝水多会增加尿次。当喝水少时也会减少排尿次数,但不会低于1~2次。多数人的排尿次数与量主要受到睡前喝水量以及膀胱容量影响。另外,尿次多甚至尿频说明肾气不足,有尿路感染或心理性的尿频。

2、喝水和尿液形成不同

喝水进入肠胃道后,一部分水分被消化道吸收,少部分水分通过汗液或呼吸蒸发。一部分水分进入血液,通过心泵作用血液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血液中90%以上由水分所组成,在经过肾小球的时候会发生过滤,其中的代谢废物、毒素垃圾以及水分进入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时候,99%以上的水分被重新吸收,少部分的代谢废物、毒素垃圾和水分进入到肾盂中形成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到膀胱中,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3、尿量少说明肾脏没有好好工作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排尿量低于400毫升属于少尿,每天排尿量少于100毫升是无尿。尿量过少说明肾小管或肾小球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的排出身体中代谢产物,从而影响着身心健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