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蛇有哪些品种?

秦伟东秦伟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赤练蛇”,学名原矛头蝮(Protocrinus mucrosquamatus),属蝰科(Viperidae)、原矛头蝮属(Protocephalus),又称五步蛇、百步蛇、七寸蛇、蕲蛇等,是浙江省第二大毒蛇,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 体形较大,体长约1.0-1.5米;通身绿褐色或草绿色,背面有30-40个黑色横纹和细点;尾部较尖细。

生活于丘陵、山区草丛、田野中,喜炎热潮湿气候,适应性广,耐寒能力强。以捕食鼠类为多,也吃蛙、蜥蜴、鸟和昆虫等。卵生,一次产卵20余枚。 “银环蛇”,学名银环蛇(Bungarus multifasciatus),属游蛇科、银环蛇属,又称为金环蛇、金银环蛇、银项链等,全长80厘米左右。头部椭圆形;身上有黑白相间的环带,黑色部分由两条宽窄相等的条纹组成,白色部分由两列横向的斑块构成;背部棕黑色,腹部乳黄色至橙黄色。生活于丘陵、山区草丛、田野中。

以鼠类和鸟类为主食,亦吃小爬行类、水生动物和水母等。卵生,每次产卵6-17枚。 “灰鼠蛇”,学名眼镜蛇(Naja atra),也叫扁尾蛇、观音蛇、饭煲蛇、吹风蛇等,属蝰科、眼镜蛇属。全长约1m。全身暗灰色,有白色斑纹及黑色斑点;背面有一条黄色的纵线,在眼睛后面有一倒三角形的小鳞片,中间有1条黑色的线,从颈部一直延伸到尾部,看上去好像戴着一副墨镜一样。

以鼠类为食,偶尔吃小鸟和蛙类等。卵生,一次产卵约10枚,孵化期约9周。

阳彪阳彪优质答主

腹蛇隶属于蝰科腹蛇属,仅1种。体短粗,头略扁,头背有不甚显著的菱形斑,腹蛇无颊鳞,有眶前鳞2枚;眶后鳞2枚,后方一枚大;背鳞全部有棱,尾短,多为长的3分之1。乌梢蛇隶属于游蛇科乌梢蛇属,仅1种。头颈分明而适于爬行,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头部扁平、吻端尖,上有八卦形大鳞1枚。蛇类生活在潮湿隐蔽处,一般居于水盆底下,土穴及砖石缝隙中,或田边、树根、树洞、墙角石缝、草丛中。

浙江有记录的蛇类有44种,分属4科23属。以游蛇科最多,达22属26种;竹叶青属和蛇属仅1种。浙江蛇类种数占中国蛇类种数的近1/3,北线纹石蛇和腹蛇为中国特有种;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白条锦蛇、赤链蛇、红点锦蛇、乌贝锦蛇和竹叶青等8种为中国南、北均有分布的种类,在浙江都有记录。说明浙江省是我国蛇类资源丰富地区之一,既是中国南、北蛇类分布的汇合部,又是华东、华南、西南蛇类的交汇点。

王锦蛇是其中体形最大的种类,长达2米;腹蛇是体形最小的种类,只有0.3米左右。腹蛇是浙江也是中国特有的仅有3种(广西、广东各1种)陆栖盲蛇中,在浙江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