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犬是京巴吗?
我妈妈一直认为的,直到去年我买了只小京巴,她看到后说,哇,和十几年前妈妈养的一直很像! 但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图片都是这样的 这特么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品种啊!!!为什么我的小狗和她小时候照片上的样子差那么多!!! 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两个事儿 第一个问题是,北京犬与京巴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比较关键,就是,所谓的“京巴”到底是什么时候、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么一个统称。 因为如果这个“京巴”是指1960年以后的所谓“京叭”的话(详见本文最后部分),那毫无疑问,现在的所有“京巴”都是串儿……
一. 北京犬与京巴的关系 北京犬与京巴之间的关系,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确定的是,在乾隆年间,宫中就已经饲养有卷尾毛的狮子猫和捕鼠猫了,当然还有京犬。但此时的京犬,和现在的北京犬差别并不大——注意,我不是说现在差别不大,而是说现在和乾隆时期的差别不大。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现在北京的犬和乾隆时期的画中的犬的区别,其实真的就是细枝末节的不同而已。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北京犬就是乾隆年的京犬(或者说是它们的后代)。 而关于京巴这个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光绪年间的《都门琐记》,作者是位外国人,所以应该不至于造谣。
原书是这样描写京巴的: “还有一种长毛狗,同狮子一样,是京城的宝贝,称之为‘芭’…它们非常伶俐,很会讨人喜欢,而且特别聪明,学什么都快,也很懂人性……” 这描述和如今的京巴简直是一模一样! 所以我认为,至少到了清朝末年,京巴和今天意义上的京巴已经差不多成熟了。而到了民国时期,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目前的证据显示,今天的北京犬和清末民初的京巴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传承关系。
二. 京巴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一堆乱麻似的杂交历史? 一个东西混久了会改变,更何况是一个随时杂交的群体?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是外来物种入侵,第二是本土繁殖变异。
先说第一点,众所周知,法国斗牛犬是在十八世纪传入法国的,而据我目前所了解的,法斗进入中国的时间大概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知道的知友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哦~谢谢!)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宠物犬进行繁育,作为世界著名的斗犬之一,法斗自然受到了热烈欢迎。而同样来自西方世界的另一斗犬——葡萄牙波尔图犬(即今日的葡萄牙水猎犬),也于同一时期进入了中国。
这两货进入中国后干啥去了呢? 据我所知,法斗的主要用途是作展示犬,而波尔图则主要是作工作犬(救火、追捕等)。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两个家伙当展犬的时候配了,然后生出来的小崽子做繁育用,那么问题倒是好解决——反正公的外面的。但问题就在于这两个家伙进中国之后,基本上处于放养状态,所以大概率发生了本土繁殖并遗传稳定的问题…… 也就是说,至少在二十世纪中叶,我们的京巴(或者说是京叭)已经具有了明显西欧血统。
再说第二点,既然具有了西欧血统,那就意味着京巴(或者说京叭)本来就是一种杂交选育的宠物犬。而关于这一点的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就是现在仍然存在着的各种“杂种”京巴。 先写到这儿吧……脑子不转了……
生活在北京地区的贵宾犬、波斯猫等宠物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习惯地称它们为北京犬、北京猫,这可把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原产北京的本土宠物犬、猫惹“烦”了,它们抗议说,本土宠物也要“申奥”。
北京犬又叫“西犬”、“哈巴”、“狮子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的考古挖掘中发现有其头骨和牙齿,证实此犬距今已有1万年历史,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玩赏犬种之一。
北京猿人驯养哈巴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用来玩赏。北京犬跟随北京猿人度过了1万年的漫长岁月,也参与了人类进化的全过程,称它是人类的朋友可谓名副其实。
北京猿人是直立人(能人),还处于早期智人的进化阶段。北京犬的祖先也叫哈巴犬,周口店发现的哈巴犬化石表明,这种犬的特征是眼睛大、鼻短、嘴尖、毛长、腿短,这正是北京犬的明显特征。
北京猿人不仅能直立行走,而且能制造工具,狩猎其他动物,他们为了吃狗肉,就把哈巴犬养在家里。后来北京猿人发现,哈巴犬看家护院十分尽职,就又成了卫士犬,它的叫声十分尖锐,夜里一叫能把人吵醒。
哈巴犬的毛色很符合皇帝的喜好
此后随着氏族部落和国家的产生,哈巴犬成了王室的玩赏犬(那时还没有猫)。秦汉时期,皇帝的王宫里已经有哈巴犬了,只不过那时还不能称它为北京犬,因为北京那时叫蓟,还没有成为首都,到了唐代,北京犬已成为御用玩赏犬,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为唐太宗李世民身边最有名的北京犬画了像,画中题词为“狸奴”,它成了镇宅犬。
《新唐书·太宗本纪》对唐太宗玩赏北京犬有生动记叙:“(太宗)击鞠(即打马球)坠马,闷绝,久之始苏,经数日方能起坐。时有宫犬曰‘犁奴’,常随帝,至是吠于御坐前,若诉帝不死。”说有一天唐太宗在宫里打马球,“犁奴”跟在后面,唐太宗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昏死过去,很长时间才醒过来,过了几天才能起坐。这时“犁奴”在御坐前狂吠,好像在向李世民要命。唐太宗对“犁奴”宠爱有加,有时甚至“抱于膝上”。北京犬的毛色是黑黄相间的花色犬,黑黄花犬是北京犬最常见的毛色,毛质闪着青铜色的光芒,黄毛稍淡,黑色浓密,这种毛色是皇家特别喜欢的色彩,它成了皇家御用犬是理所当然的。
在唐以后的各个朝代,北京犬都是宫廷里“皇阿玛”和“娘娘”们的爱宠,北京犬的毛色有10种之多,有棕色、浅棕色、蓝色、白色等,最尊贵的是全黑或白的,它们只能被皇帝和皇后及嫔妃所拥有。最普通的黑黄花犬则作为礼品赏赐给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明朝迁都北京后,北京犬的圈养数量激增,特别是三贝勒府中更是北京犬成群,被人们称为养北京犬的“祖宗家庙”。
到了清代,北京犬达到了鼎盛时期,仅康雍乾三代的宫廷就有3500多条北京犬,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优称空前绝后。有的皇帝甚至亲自为北京犬取名,咸丰皇帝有一次把一只黄白色北京犬送给美国公使的妻子,这只狗在美国大受欢迎,人们称它是纯种北京犬,从此北京犬就成了世界名犬。
据记载,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了许多值钱的文物,也抢走了许多北京犬,从那时起北京犬就开始在国外繁衍。北京犬在美国也十分走红,“华盛顿”的首都就是以北京犬命名的。前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养了一只名叫“米琪”的北京犬,她还参加过克林顿的就职仪式,成为世界名犬。前苏联发射的卫星上也带有北京犬。北京犬还被制成标本在美国展出,展出牌号为“CH,北京,金牡丹”。
北京犬在美国被称作北京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