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崽最少的动物是什么?
可能大家注意到,我说的动物只包含了哺乳纲,这是因为在哺乳纲的动物里,除了有胎盘的兽类(真兽)和有乳头的有袋类(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几乎都在真兽的下层)以外,还有一类奇蹄目动物,马、貘等,这些动物虽然也产仔但数量极少。下崽少的动物其实就包含这三类:无胎盘的有袋类、有胎盘的真兽类和奇蹄目动物 。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类动物的生育特点。 无胎盘的有袋类生育是最简单的,母体直接产下受精卵,由脐血管将胚胎送入母腹发育成幼崽,这一过程和胎生完全无关,所以这类动物又被称为卵胎生动物。因为无胎盘,所以母体必须储存大量营养供给胎儿使用。这类动物通常体型较大,比如袋鼠。
而有胎盘的真兽类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提供的营养,因此要比无胎盘的有袋类体型小很多,而且孕期也要短得多。但是真兽类的繁殖效率要远大于无胎盘的有袋类,比如猫科动物一年可以生育多胎。 有奇蹄目的动物,如马,由于雌雄两性生殖器都和蹄子相似,所以称之为奇蹄目。这类动物同样具有胎盘,孕期较短,但是每次生育的数量很少,一般为一胎多仔。
怀孕最久的要数象了,最长要怀孕22个月,即近两年的时间;最短的是澳大利亚的袋鼠,只用不到10天的时间。动物怀孕时间的长短与它们的身体大小和重量并无必然的联系。袋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生下小袋鼠,但小袋鼠非常不活泼。
有一种有袋类动物,名叫袋狮,它像袋鼠一样把发育不完全的幼仔装在袋中继续发育。澳洲有一种袋熊,幼仔要在母兽育儿袋中度过8个月时间。在南美洲,也有类似的有袋类动物,名叫泰格莱尔,它们的幼仔要在母兽育儿袋中待120天。
最厉害的母兽要数鮟鱇,这种怪鱼的幼年期特别短,出生后只有3天的幼鱼已能独立生活了。许多低等脊椎动物的幼仔从母体排出或产出后,要过一段很长的幼年期。小鳄鱼在离开母鳄的保护仅两个星期后,就开始自己找东西吃。但是,仍有些鳄鱼母兽保护幼仔长达两个月之久。
低等脊椎动物中幼年期最长的是某些龟类,出生后要经过10个月的长期生活才能作短距离的游动。高等脊椎动物的幼仔比较活泼,出生后不久就可以走动。出生后的幼仔能在没有母兽帮助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本领,称为直立(或独立)行走。
在哺乳类和鸟类中,能独自生活能力的幼仔,叫早熟幼仔。生出来时发育不完或完全不会动的幼仔,叫晚熟幼仔,晚熟幼仔要经过很长时期的抚育。如,小猴子的活动能力与成年母猴相仿,因此就很容易失去母猴的照管。在灵长目中,体重最轻的狨,情况也是这样,出生时体重仅20多克的小狨,其活泼程度与母兽水平相仿,它能从母兽这面脸跳到那面脸,或者从背部跳到腹部。要不是母兽不断把小狨放回育儿袋,小狨甚至会掉到地上,因此,母兽总要长时间地用育儿袋装着幼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