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瓣嘴什么动物?
三瓣嘴,学名叫做“喙裂”,是鸟类和大部分兽类所特有的构造。 首先来看看鸟类的喙裂(如下图) 这张图比较直观地展示了鸟的喙裂是怎么从鸟类的嘴部延伸出来的——实际上,大多数鸟的喙裂是从上唇部分一直斜下延伸至鼻孔附近,在进食的时候,嘴巴张开,喉部肌肉收缩,使舌头前伸。这样,含在口中的食物和水,就会通过鼻腔后部的缝隙(即鼻孔)流入消化道中。
除了鸟类之外,一些哺乳动物的牙齿也会发生喙裂现象 如图所示,这种特殊的牙齿形态,可以在哺乳动物进食的时候,让它们在不需要张大嘴巴的情况下,使水及食物顺利进入到口腔内。例如,狐獴的牙冠部就有明显的喙裂;而河马的牙根部分,也会有像鸟喙一样的角质突起,用来搅搅拌拌地啃食东西。不过,这些特殊牙齿的动物,都不是常见物种。 那么,是不是所有有喙裂的动物都特别聪明呢?也不是这样的…… 许多蜥蜴都有自己的“饭盒”,它们会在嘴里咬住食物,然后头部使劲后缩,迫使食物沿着食管进入体内。有些蜥蜴的“饭盒”特别精巧,里面还有类似舌头的东西协助咀嚼。但是,它们的脑袋可没有那么灵活。
所以啊,三瓣嘴或类似的牙齿,并不能说明某只动物一定就很聪明喔! 那为什么生物要进化出这种没有多大用处的喙裂呢?其实啊,这是因为很多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的祖先都是树栖生活,他们经常要用到爪子和手指抓取食物,而嘴部很多时候就失去了作用。于是,他们的门齿就开始变短变弱了。随着进化,他们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颌骨也变得越来越稳固,前牙的切尖也逐渐变厚。最后,这些动物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有了强有力的下颌,可以很好地咀嚼食物;而门齿则完全退化,变成了没有功能的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