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形容什么动物?
“鸡(机)”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鸡,知时畜也。从隹、几声。”“雉,野鸡也。从隹、士声。”“鸡”是指能够知道天时而进行孵化的鸟类;而“雉”指的是野鸡一类的鸟。 《礼记·月令》中这样描述雉:“孟春,雉之朝雊(gòu)者,德辉动于天地,故物皆春也。”也就是说,在立春这一天,如果听到了雉在早晨鸣叫,那说明阳气已经动,万物开始复苏。这跟现在春天早上听到雄鸡打鸣一样。不过古书中所说的雉和现在的野鸡差别可能比较大——“雉”在古代属于祭祀用禽类(参见王力编著的《古代汉语》上册第231-234页),个头比现在的野鸡要大许多。
我们来看《诗经》中关于雉的描述: 首先出现在《诗经》中的“雉”字,是“朝隮于西,崇朝其仪。芃芃其麦,茀茀其黎。百卉具萌,雍雍鸣雁,翚翟翼宣。”(《豳风·七月》)这里的“雉”指的就是野鸡——因为句中是形容词“赤”,而不是表示鸟名的“隹”。诗人描写的是早晨的阳光照在西边山上,早晨的气息清新宜人,田野里茂盛的小麦随风起伏,成群的鸿雁高飞嘹亮地呼叫着。其中“雉”字的样子应该写成这样的(□)。 根据现代学者们的研究,这首诗所记载的应该是周代农事活动的场景,所以诗中出现的应该是属于家鸡的“雉”并且是公雉,也就是现在所称的“雄雉”(《说文》:“雄,能交雌者也。”)
除了公雉之外,《诗经》中还提到了雌雉——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母雉”或“雉鸡”。它们被用来作为祭祀用的“腥”(参见《周礼》)或者食用。比如《小雅·斯干》中有这样的句子:“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雝雝喈喈。烝彼高堂,以御田畯。田畯熙熙,莅我桑薪。先民传曰:‘此稼穑之始’,俶载南亩,米谷非种,胡为错缪,君子如故。”意思是说:吉甫作了这首长长的诗歌,风格婉转美妙。像雍容和悦的鸾凤和鸣。人们在高高的厅堂上唱着这首歌,乡间的土官听了乐得摇头晃脑。先代的典籍上说:这是耕种的开始啊!农夫们开始在南边的田里耕作了,但是他们种的谷物却没有收成,这是什么缘故呢?大概是耕种的方法错了吧,但是管他呢,有劳苦功高的君子们在努力耕耘就足够了。
诗中的“桑薪”就是烧熟的桑叶,用来给祭祀的“鼎”做香料。按照古书上的描述,这个“鼎”里面盛的是煮熟的稻米饭。这种食品用来供奉帝喾(传说时代的上古帝王,号高辛氏,他是颛顼的父亲,黄帝的曾孙)。诗中说到的“粢(zī)盛于豆,食夫酒醴(lǐ)。发轫(rèn)高驾,黍稷盈仓。”的“粢”,也是指祭祀用的谷物,不过这里说的不是稻米饭而是粟类食物。 上面提到的《豳风·七月》是周公旦所作,而《小雅·斯干》据说是由周王朝的太师所作,他们提到的“雉”都是指今天所称的“雉鸡”。虽然如此,我却觉得这里所谓的“雉”更像今天的家禽——家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