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不拉屎?

蒯晨莉蒯晨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便”这个字,在汉语大辞典里是这样解释的: “便”字,读biàn的时候,是表示便于操作、方便行动或者便利居住等含义,比如“顺手”“便当”“便利”“便捷”等等; 读pián时,是指价格低廉,比如“便宜”“便卖”“廉价”等等; 读biē时,多指拉肚子,比如“腹泻”“便溏”“便秘”等等。 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biào,但是很不常用,字典里也没有收录。读biào的时候,是指小便,比如“小便大解”“一泡尿”等等....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哪些动物的小便是“便”,哪些动物的小便是“尿”呢?

1、人。 小时候没有进过学校,不知道“便”“尿”之分的人,肯定有很多,我小时候就是。所以,那时候,看见地上有“便”,就会捡起来,放嘴里吮吸,边闻边说,啊,原来这是尿液呀!(真不知道,不是故意的) 所以,从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人类自己当然是不拉“尿”的啦。那其他动物呢???

2、灵长类。 我们人类的远古代祖先,是从灵长类进化过来的。我们身上有许多遗传基因和灵长类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灵长类都不拉“尿”。

3、啮齿目。 我小时候住在部队大院里,院门口有个花坛,里面种了花草,还有草坪。每天早上和晚上,就会有士兵过来清理便盆。所谓便盆,是用砖头砌成的长方体,上面有漏斗状的进出口,中间是有缝隙的,下方有一个盖子,用铁钩子打开。 每天早上和晚上,士兵都会收集里面的排泄物,然后倒进卡车的车厢里,运到指定的地点处理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粪便,而是老鼠的粪便——因为鼠粪很多,而且很碎,容易粘在手指上,很难清洗。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挖蚯蚓,一个士兵走过来,我们连忙装模作样地寻找“便盆”,结果,找来找去,发现整个花坛居然没有一个“便盆”!我们都很奇怪,难道昨晚清扫的“便盆”,又被人移走了? 后来,我们发现花坛中央的一棵大树下有一堆黑色圆滚滚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松鼠的粪便。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堆粪便的下面,有一条通往地下的通道,松鼠可以通过这条通道,进入花园里面玩耍、觅食,也可以回到地面上的“家”里。 所以说,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我认为只有灵长类和啮齿目的动物才不拉“尿”。

幸小良幸小良优质答主

最让人费解的动物要数蝉。它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土壤里度过,在地下的吸吮树根汁液。一般年头,蝉幼虫要在地下苦熬3年,而魔法国蝉的幼虫竟然要在地底挨过17个年头!如此长时间在地下度日,排出的粪便会如何处理呢?

原来,幼虫在土壤中钻洞时,会不断向外搬运泥土。从它排泄孔中排出的粪便会与排出的泥土混合,成为新洞壁的一部分。当幼虫长大在地下做好的蛹室,里面的淤泥就是由它挖洞时排出的粪便以及泥土组成的,也就是说在那里拉的屎都被自己埋在墙壁里面了。

等在地下度过漫长岁月的幼虫破土而出,钻上树干,羽化成为成虫,就不用拉屎了!蝉的成虫以夏天树林中司空见惯的“知了”为主人公。这样的“知了”一生短促,有的只能活3周,最多也只有6周。成虫不再取食,只是不断交配、产卵,因此没有排泄粪便的“机会”,不拉屎。从地下破土而出的成虫,钻上树干,羽化成为只吃不吃拉屎的“知了”。

不过有些蝉的成虫在羽化后也要吸吮树汁。它从很尖长的口器中吸入的高糖分汁液,经过体内消化系统的层层吸收后,所剩无几,变成一种低糖分的液体。由位于尾部的排泄孔排出,这种透明、糖分很低的液体只能称为稀尿,不能被视为粪便。

当然,还有些蝉在羽化后的初龄时期要吸吮一下植物汁液作为能量来源。所吸的汁液经过过滤后,也主要作为尿液排出体外,粪便会很少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