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瓶子怎么抽出药?
抽药这个活计,在疫苗生产的工艺流程里属于最后一道工序——在制剂车间完成产品灌装封口后,要放到发酵罐中培养灭活,等到成品检验合格后才能包装入库。不过对于已上市销售的疫苗药品来说,由于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合格产品,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多余。 但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与其他化学药品不同的是,其含有的活性成份是蛋白质或多肽类化合物,很容易变性失活。而且疫苗的活性成份含量通常都比较低,比如乙肝疫苗含有250ug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而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只含3.6ug的流感病毒抗原成分。这些微量蛋白想要保持天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不被稀释液中的蛋白酶所分解,就必须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旦接触空气,被氧化或被水解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如何能够在不破坏疫苗活性成分的前提下,从针剂安瓿中准确抽取一定剂量药物,就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了。
传统的注射器抽取药液的技术早已成熟,但用于疫苗药液的抽取却存在诸多不便之处。为了获得足够的试验数据,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找到了答案(详见参考文献) :用带有针头的塑料注射器通过针头刺入安瓿,缓慢挤压针筒,使疫苗液体通过针头进入注射器,即可以实现注射器与注射针的分离。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反复操作,有可能造成疫苗蛋白的降解。于是,有人做了进一步改进,在注射器的针筒外壁增加一圈环状橡胶垫圈,当注射器针头穿过胶塞进入安瓿时,橡胶垫圈即可被顶出,形成一个小孔。这样,在没有针尖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挤压针筒产生压力差,让疫苗溶液通过小孔进入注射器内(下图)。 这个方法成功解决了反复穿刺造成的疫苗蛋白降解问题,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