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习惯让猫咪自己睡?
我家猫是不让抱的,一抱就咬人。所以,它是怎么学会在床上睡觉的呢? 原来,它会在你枕边盯着看你,直到被你发现,然后会跑到床上去闻一闻,如果你没反应,它就躺在枕头上开始打盹;如果你把它赶下床,它就会跑开,但又会回来继续观察你,直到你再次睡着……如此重复N次以后,它认为你已经习惯它的存在了,于是乎,在枕头上呼噜呼噜睡着啦!
其实,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而已!因为猫是很敏感的生物,你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都会让它联想到“人类是否准备攻击我”,为了避免可能的伤害,才采取“远离”的行动。 而如果你习惯了它的存在,比如,它在身边打滚、舔你脸、抓你挠你甚至咬你的时候,你不会产生反抗或者驱赶的意思,那么它们就会逐渐消除对你的戒备心理、慢慢适应你的存在。
当然,如果你第一次发觉它在你枕头边注视着你的时候,马上做出警告(轻轻拍打)或驱赶走它们的动作,应该就可以避免后续的问题。 但切记!千万不要因为爱而伸手强行抚摸、拥抱它们,因为,在你不了解猫咪感受之前,贸然行动很可能招致你的爱犬生气和反感。 我家猫咪很怕水,有一次洗完澡想给它吹干,结果刚靠近就遭到攻击,那牙齿那叫一个锋利啊,好在没有弄伤。从此知道不能随便接近洗澡后的猫猫。 现在,已经养成习惯,每天铲屎(给主子们提供食物和厕所)、每天早晚两次刷牙(为了防止牙结石,定期为牙齿做清洁很重要)。晚上睡前跟醒后陪玩一会。其他时间,该干嘛干嘛去。彼此的生活空间并不冲突。
首先必须要纠正大家的一个错误:我们人类睡觉一般都是在密闭的卧室里,但是千万不能让猫在封闭的小空间里睡觉!尤其是夏天、冬天这种温度较高的季节,就相当于给猫挖了一个坑!
想要训练猫,就一定要明白其背后的原理:猫要时刻保持对自己行动轨迹的所有区域的控制,只有完全处于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时候才愿意睡觉,而不是越小的位置,猫越愿意睡。
所以想要训练猫,就从猫的本能行为说起。
所有刚到家的猫,都需要在到家3-5日内被关照观察,我们把这种关照观察的区域成为猫的安全区域,是主人给予猫的心理安全区域。这个区域不大也不小,大概在1平米左右,可以放猫的窝、猫粮、猫砂盆。
因为猫是典型的爱干净的生物,所以猫砂盆一般和猫粮相隔会有点距离,中间放猫窝。这个位置,需要主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探索,但总体原则,不要离自己睡觉的区域距离太远(0.5-1米最佳),以自己睡觉的时候能听得到猫的所有动静为宜,但也不能太近。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建议是卧室,因为很多猫在观察期里,会有很大动静影响到主人休息。
猫在安全区域里吃喝拉撒睡,不会胆怯,也不会警惕,会比较容易睡着。
很多小伙伴会怀疑这是不是隔离猫?答案是NO。
真正的隔离猫,必须要在完全封闭的房间进行,并且需要在45日之60日内不能主动和主人进行互动,让猫尽可能的消除之前所有的记忆。这是治疗严重神经质猫和严重胆怯猫的方法,不建议在家里使用,可以到专业的救助机构中进行咨询,找到真正专业的猫科医生进行咨询。
等到3-5日后,如果猫没有出现问题,就可以考虑把猫放到主人睡觉的床上。猫是比较喜欢高处的,所以,不要放在床垫上,可以让猫在床沿上休息。这时候,猫依然会因为周围有较多区域没有掌控而在床沿转悠而睡不着,如果猫表现比较乖的时候,可以将猫放到床沿的一个角落里,让猫有安全感。这个过程,最好是在主人睡觉的时候进行。这样可以在主人睡着的时候猫也保持安静。在猫能够安静的睡上2-3日后,即可尝试把猫放在垫子上。
需要注意的是,和猫一起睡觉的时候,不要因为猫睡着了,而挪动猫。因为这时候猫最容易被惊醒而受惊跑开。等到猫能够安心的睡在垫子上后,就可以尝试给猫选择一个合适的小窝。
选择小窝有技巧,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有盖子,但不是密封的,要能遮挡光线。
2,要足够大,能够坐下为主人。
3,能够遮挡视线,不要放在窗户口。
4,不能放在高温区域,比如暖气片上。
5,如果多猫家庭,每个猫都要有一个。
当猫适应了小窝后,就可以适应猫窝了。这个过程会比较长,有些猫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真正适应。这时候如果想要让猫适应独立的卧室,是可以的,但不要有窗户、也不能有可以跳上去的地方,且室内家具不能过少。
如果家里空间较大,或者多猫家庭,可以尝试购买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