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黄疸怎么引起的?
“黄疸”,通常由肝功能异常引起血清中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黏膜以及其他脏器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等)的代谢过程。其中,对脂肪的代谢尤为重要,脂肪进入肝细胞后,肝细胞会产生一种酶,这种酶能够把脂肪完全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血液循环排出体外。而一旦这个环节中某项指标出现问题,即可能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形成脂肪肝。
胆汁的形成与肝细胞关系密切,肝细胞参与了胆汁中一些成分(胆固醇、卵磷脂等)的合成。如果肝细胞受损,这些物质的生成就会减少,从而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对于已经形成的脂肪肝,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肝脏不断受损,则会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脂肪越来越多,进而可能会引发肝细胞癌等疾病。
当血液中胆红素过高时,它会沉积在皮肤中,从而出现皮肤黄染的现象;如果它沉积在眼球结膜和角膜旁,则会出现眼睛黄染的情况。当然,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黄染现象,这都需要引起重视。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可以带猫咪去宠物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断是否由于肝病引起的黄疸,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确诊为肝胆疾病导致的黄疸,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为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很强,长时间积累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首先,应该立即终止可能的致病因素,如立刻停止饲喂含有酒精的食物或水;如果是因为吃了含重金属铅或其他有毒物质的食物,也应尽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其次,对于原发病,应及时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炎,则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是寄生虫感染所致,则应驱虫;如果是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则需要积极治疗胰腺炎症……
除了上述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饲养者还应注意调整猫咪的饮食结构,不要过于单一,尽量做到营养均衡;同时,可以适当增加粗粮、蔬菜等不耐酸食物的摄入,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