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身上长黑斑是病吗?
谢邀 黑斑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黑色斑点通常在鼻翼两侧、眉毛、耳朵附近,形成不规则的浅棕色或暗棕色的斑片状的色素沉着;这些天生的黑斑点在比熊幼犬时期并不明显,会随着狗狗年龄增长而逐渐显露出来。 而后天的黑斑通常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例如:高温暴晒、接触化学物品(洗发精、杀虫剂等)引起表皮色素改变和全身皮肤抵抗力下降有关。
除了观察比熊身上的黑斑形态外,还需要注意观察其是否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果比熊出现瘙痒、皮屑增多,或是黑斑表面脱落、结痂等情况的话,就需要及时带它到医院就诊了哦!
一般来说,如果比熊身上的黑斑没有其他异常症状的话,不用过于担心。平时尽量保持狗狗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外界刺激;定期为它驱虫和消毒;合理调配饮食结构,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皮肤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擅自给比熊使用人类使用的药物来治疗黑斑,人类用药剂量及方法均无法准确应用于犬猫等小型宠物,擅自用药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如发现比熊的黑斑情况迅速加剧,或者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等症状时,应立即带它到专业的兽医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些比熊犬在幼年时身体两侧出现黑斑点,随犬的年龄增长斑点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当犬3-6月龄时会停止增大,并且有可能会消失。这种斑点大多呈现为咖啡色或黑褐色,仅在皮肤表面,而在毛根部位基本没有,因此将毛发拔掉或剃掉后可以看到皮肤表面呈现黑褐色。这种症状有可能是发生在比熊犬身上的伊丽莎白斑,伊丽莎白斑并不是一种疾病,对犬的生命并无妨碍,只是在皮肤美容方面为犬的外观带来了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就对伊丽莎白斑进行具体探讨。
伊丽莎白斑(Elizabethan spot)在皮肤科学中被称作犬内分泌源性皮肤色素沉着,主要发生在白色或粉红色皮肤的犬种,发病的犬种包括西施犬、吉娃娃犬、北京犬及比熊犬等。临床上在犬的胸部、腹部及头部经常出现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的浅棕色到深棕色的斑点或斑片。通常此病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幼犬,3-6月龄达到高峰,并有可能在犬6月龄后自然消失。也有资料认为这种斑点在2-3周到3岁间的犬都有可能发生,但通常在1岁以上犬上会消失。伊丽莎白斑并非世界性发生,在欧洲犬中比较少发,而在美国的犬中则经常发生。此病病因不明,可能是与犬体内某种激素水平变动有关,有学者推测与肾上腺激素的中间代谢产物有关,或与胰岛素水平改变有关。
伊丽莎白斑的发生特点与一些其他的皮肤病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应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一、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俗称黄癣、白癣或黑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犬的毛发和/或甲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具有传染性,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犬或带菌犬,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幼犬及8岁以上老龄犬感染率较高,1-4岁犬感染率较低。疾病发生后在患病部位常见灰白色麸皮状或粉末状皮屑及痂皮,有少量的脱毛和瘙痒现象,一般情况良好。通过伍氏灯检查(波长365nm),将伍氏灯置于暗室内距患病部位30-40cm处,观察患病部位荧光反应。在伍氏灯下黄癣呈现暗绿色荧光,白癣呈现亮绿色荧光,而伊丽莎白斑及其它皮肤疾病不呈现荧光反应,据此可对犬的伊丽莎白斑及真菌性皮肤病进行简单鉴别。真菌性皮肤病治疗时应注意隔离和消毒,全身性感染的犬可口服灰黄霉菌2-5mg/kg体重。局部外用2.5%碘酊、克霉唑软膏或益肤佳犬用皮肤抑菌液等。伊丽莎白斑可外用维肤宝犬用皮肤护理液等。
二、 胰高血糖素瘤
此病是由于胰脏的胰岛组织发生β-胰高血糖素细胞瘤引起相关激素水平变化而引起的一类内分泌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犬发病后在腹下及股内等处出现多发性斑点或斑片状、边界清晰的褐色色素沉着。同时还可见口渴、多饮、多尿、消瘦、贫血及腹泻等症状。可通过皮质醇刺激试验、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因本病病因严重,且肿瘤多已发生转移,预后不良,一般考虑安乐死。
三、 皮脂腺增生或痣
主要发生在犬的腹部,为浅棕色的圆形皮损。可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皮脂腺增生一般无需治疗,痣可手术切除。
四、 比熊犬的年龄性褐色斑
比熊犬从2-3岁后开始在皮肤的摩擦部位(如肘部、胸部腹侧及股内侧等处)出现深棕色的斑点或斑片,此后可能逐渐扩大,直至犬死亡也不会消失。因此在给比熊犬进行美容时应注意区分伊丽莎白斑与年龄性褐色斑。
五、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患此病的犬在皮肤的摩擦部位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脱毛等,临床上常伴有嗜睡、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主要通过对犬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等进行诊断。治疗时可口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0-25μg/kg体重,3周后进行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评价,并可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同时配合使用泼尼松龙抑制皮质醇分泌。犬的临床症状多可在数周到数月内恢复,但皮肤的病变可能要1-2年才能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