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哈士奇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我几年前回答过 复制过来 首先,说一下关于“鸳鸯”这个称呼 很多人应该知道鸳鸯其实是雁形目鸳鸯科的成员,而常见的家狗都属于犬科,所以从分类学上来,鸳鸯和家犬的确不是近亲。但大家印象中应该是一只“鸳鸯”,而不是一群。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因为鸳鸯在分类上属于鸟纲中的雀形目,而这个目的成员都有雌雄异型的情况(也就是公母外观差异大),而狗属于犬科,通常雌雄外观差别不大,只有通过生殖器判断性别。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一只“鸳鸯”很容易被误认为另一只的雌性,或者两只雄性。
这样,在一群“鸳鸯”里,一雄一雌相互配种,繁殖后代,就形成了“一对鸳鸯一对儿”的景象。因此人们常说的“鸳鸯”实际上指的是“一只雌一雄的鸳鸯”,也就是鸳鸯科的雄鸟和雌鸟。当然,如果真的一群“鸳鸯”在一起,那么就是一雌一雄,相互配合,生育后代了。 再说哈士奇 二哈被称为“哈士奇”,实际指的就是西伯利亚雪橇犬。那为什么叫“哈士奇”呢?因为“哈士奇”三个字是音译自俄语“ЯСКИЙ ПЕС”。
至于为什么是“YASKIY PEс”,因为这个词最早来自土耳其语,是一种土耳其驯化了的猎犬,在俄国受到重视并大量繁衍,并被派往北亚进行雪橇运输,这种猎犬被土耳其人称为“PEС”,而在俄国的西部,这种猎犬被称为“ЯСКИЙ”。 所以,后来这种犬传入中国,根据音译原则,自然称为“哈士奇”了。 目前,最普及的“鸳鸯二哈”的说法来自于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书中第九回“天子脚下 数二虎”有这样一段描写: “只见两匹花马并肩而行。马上乘客一男一女,都是不过二十岁模样,女的不戴帽子,满头青丝用一根银色发带轻轻扎着,肌肤白嫩细腻,男子却头戴一顶卷边竹斗笠,身穿一件短褂子,下面裤子脚管窄细,显见是个女扮男装的样子。韦小宝心中嘀咕起来:‘啊哟,这定是鸳鸯客了。’他不知世间真有鸳鸯客,只道是自己想得巧妙。” 而这本书发行于1965年,可以说影响了之后几十年对“鸳鸯哈士奇”这一概念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