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怎么扎针?
一般打针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其中肌注最常用 肌肉注射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肌肉中,常用的位置有三角肌(胳膊)、大腿内侧、腹部、臀部等,但不同药物注射部位也有区别 打屁股针就是肌注的一种,多用于消炎药(比如青霉素类)等局部用药。这种针通常比较短粗,在肌肉内能注射的深度也比较浅,因此主要注射在肌肉层,而不是深达肌筋膜层的骨骼肌内部。
不过,由于屁股上血管神经密集,操作不当会导致药物注射在血管内,甚至导致药物进入盆腔,引起严重后果;另一方面,部分药物会刺激神经末梢,让打针的局部出现剧痛症状,所以屁股针也被形象地称为“屁股针”。其实除了屁股外,大腿内外侧也是适合肌注的部位哦! 使用注射器进行皮内、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要将针头刺入皮肤,但由于不同的注射方式所刺入的皮肤深度也不同,因此使用的针头长度也有所差别。根据穿刺的深度可将皮下注射分为皮内注射、皮下一层注射(皮下注射)及皮下二层注射(肌内注射)三种方法,而肌内注射又包括肌内一层注射与肌内二层注射两个层次。
以皮下二层的肌内注射为例,即是将针头插入皮肤2~3cm后进行肌内注射的操作过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这个深度接近于肌肉层的底部,且能够避开较深层的血管神经,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药物注射部位。当然,有些药物的注射部位则需要比这个更深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一些抗癌药。这些药物大多为广谱抗生素,刺激性较大,如果注射得过浅的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所以,对于注射过青霉素的宝宝而言,打屁股针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非医生认为宝宝的臀部长时间肌肉注射会引起局部皮肤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