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宝宝可以吃打虫药吗?
在哺乳期的狗妈妈体内是不会有体外寄生虫的,所以此时给狗狗吃驱虫药是没有关系的. 不过,由于小狗体内的寄生虫是通过母源抗体获得的,也就是由母乳携带和传播的,如果狗妈妈在怀孕期间已经接受了驱虫治疗的话,那么此时的药物剂量需要减半或者按体重计算,因为小奶狗的体重大都不足1kg. 在断奶后的2-3周内,狗崽会失去来自母体的抗寄生虫免疫力,在这个时间段内要特别小心寄生虫的入侵,所以这时候也应该带小狗进行一次驱虫;幼犬在4月龄左右时也会经历一次免疫空白期,所以也要在这个时间进行驱虫处理 一般来讲,幼犬在满月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体内驱虫了;半岁大的时候做一次血液寄生虫检查(弓形虫病),成年以后每年做一次即可.
通常建议幼犬在4月龄以上再进行驱虫.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狗体质较好、抵抗力强,能够承受得住药物的毒性作用,并且在体内也能够充分吸收代谢掉这些成分,从而起到比较理想的驱虫效果. 如果幼犬年龄尚小但感染寄生虫的情况较为严重时,也可以考虑提前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用药用量!
常用的体内驱虫药分为两类: 第一类,非处方类药物,比如拜宠清,这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吡喹酮,虽然副作用较小,但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驱虫范围有限,只能驱绦虫、蛔虫以及钩虫,无法驱除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及球虫等; 第二类为处方类药物,比如博维清、贝乐仙等,它们主要成分是阿苯达唑或硫磷胺甲萘醌,安全性较高,且驱虫谱广,可驱除蛔虫、绦虫、鞭虫、钩虫等胃肠道线虫,还可以驱杀疥螨、蜱、毛首线虫、肠道寄生的绦虫和吸虫等体表和体内寄生虫. 所以,一般来说,后者更为适合用于幼龄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