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犬瘟是怎么来的?
先说个故事吧,关于狂犬病的故事—— 1963年5月2日,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一个10岁男孩被一只小狗咬伤他的手背。尽管伤口很小,但男孩还是去注射了疫苗。两个月后,他出现发烧和喉头水肿的症状,并持续了一周左右,接着又出现食欲不振、呕吐以及头痛等。家人带他去看了医生,医生检查后认为没什么大碍便开了一些止吐药让他回家服用。然而服药后呕吐却一直没有好转。于是他们又去了另外一家诊所,在那里接受了静脉输液治疗,病情似乎有所好转。但是到了第4天凌晨,孩子开始抽搐并渐渐昏迷,最终于上午8时左右死亡…… 这个小男孩就是杰米·弗里曼(Jamie Freeman),而那个咬伤了他的狗,则是一位名叫凯伦·哈默(Karen Hamm)的年轻女教师的一只宠物狗,名字叫做Rusty.
1970年,当时美国的科学家终于确认该病例为1957年就存在的狂犬病毒感染[1].同时,由于小孩的死亡,这个案例也成为了第一例由现代方法确诊的病例,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这只狗被称为"地狱之犬"(the Devil dog)。
1981年夏天,同样是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市,一位20岁的大学生Jared Poulin也被一只野狗咬伤了手指。虽然伤口不大而且很快愈合,但是他仍然前往当地的诊所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以防万一。两周以后他开始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随后症状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经过一周的治疗之后不幸离世… 这位大学生则是第一例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例通过尸检确认为狂犬病毒感染致死的案例(尽管有大量的疑似案例)[2][3].因此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的“无症状带毒者”。当然,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狂犬病仍被认为是一种致死率几乎100%的疾病的时候,人们往往对这种疾病讳莫如深。但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疫苗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无症感染者暴露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下;与此同时,这些患者通常都是儿童或是年轻女性——而这两种群体往往是社会最脆弱的层面之一——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及讨论。
从Rusty到Jared,这两起事件改变了许多人对狂犬病的认知:原来除了病发时狂躁发作的患者之外,还有一大批携带病毒但却不会发病甚至没有症状的带毒者存在,并且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尤其是小孩和妇女)——这样的发现无疑颠覆了人们对狂犬病毒的认知。
时至今日,已经有多种手段可用于诊断狂犬病,包括免疫荧光检测,电镜检查等等,此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已经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清样本的检测之中[4]-[5]。 实际上,目前我们已知的狂犬病毒携带者大多都是在感染初期接种过疫苗而并未发病的患者或动物;而在感染后期接种疫苗的患者体内常常会产生中和抗体,从而抑制病毒的传播。然而由于这类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所以他们的病毒可能具有多个突变位点从而产生不同的抗原表位,进而导致疫苗无法对其起到保护作用。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是长期患病的人群身上。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引申一下犬瘟的问题了: 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犬瘟是由人传染给狗导致的;不过有趣的是,有些研究指出人类与犬瘟病毒的共同起源来自于蝙蝠中的Mersa病毒株/亚型[6][7] ,也就是说,犬瘟很可能就是在自然界当中由蝙蝠传给了狗之后又再传回了人类的。至于具体的传播途径,目前还没有定论。